9月4日,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2018年理事会暨会
员代表大会在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举行。化纤联盟理事长赵强,化纤联盟副理事长、中国
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化纤联盟秘书长程学忠,化纤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化学纤
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佳滨、化纤联盟副秘书长任爽,化纤联盟项目负责人、中国纺织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金剑以及联盟成员代表、业界同仁共57人参加了会议。现场主
要针对化纤联盟2017-2018年工作情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
开发及应用的执行情况、项目成果参加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工作进展及费用情况等进
行了汇报,并讨论了关于产业关键技术短板的问题。
硕果累累
“‘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是化纤联盟‘十三五’的重点工作,由
联盟汇集国内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和业内骨干企业18家共同研发,目前正稳步推进。今年以
来,联盟在推进项目标准制定以及形成项目标准草案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利于实现原液着色
纤维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纺织行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并且,为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联盟还开展了项目自查工作,针对成员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指导,为今后联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程学忠说道。
进而,他从品牌推广、学术报告会议及培训交流活动、联盟间跨领域交流合作等方
面详细介绍了化纤联盟2017-1028年的工作情况。
在品牌推广上,依托“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化纤联盟参加了第
二届白洋淀(雄安?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
在2018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发布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发展趋势等活动。
在学术报告会议及培训交流活动上,化纤联盟承办了2017年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分会
场,协办了2018年中国化纤科技大会、2018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十大
纺织科技”发布会以及纺织服装新标准宣贯会,支持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创新
论坛暨2018年全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在联盟间跨领域交流合作上,化纤联盟再次入选“第一方阵”,被评为国家科技部
试点联盟“活跃度高的联盟”。今年6月,由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以下
简称“协发网”)组织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交流会吸引了25家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参与,7项目现场签约,化纤联盟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积极参与。此外,化纤联盟受邀
参加了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专项研讨会,就研究利用新型穿戴式、移动式、便携式、植入式
、远程健康监测设备及终端,以家庭、社区、单位为中心,构建以个人健康监测信息服务为
主的大数据云平台,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构建个人健康监测的大数据表达、组织与访问和健康
自主管理应用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随后,金剑对“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执行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报。他认为,参加单位之间相互交流偏少,协同创新,特别是上下游相互
配合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项目牵头单位、课题牵头单位要组织好各参加单位的协调工
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聚焦短板
根据国家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以
下简称“协发网”)受科技部创新发展司的委托,向各试点联盟征集了如何进一步发挥联盟
作用解决产业关键技术短板的建议。
据任爽介绍,化纤联盟征集到的关键技术短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纤聚合物的
分子设计及其连续聚合技术;新型催化体系;高品质、高功能母粒制备技术;功能组分在
线添加与强化分散技术;高品质纤维精益制造及柔性制造技术;功能纤维纺织深加工技术
等。
化纤联盟去年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三五
”技术路线图》,为解决上述关键技术短板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拟采用以下两种路径和方
式。第一,建立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功能化和高性能化中试平台:解决新型催化剂,新型
反应器、高精度高速度卷绕头等关键设备的研制和技术可靠性验证难题,弥补产业化过程缺
失的关键环节;第二,依托化纤联盟建立法人实体的创新中心,构建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
集聚不同学科和技术门类的高水平研发人员协同创新,与联盟核心骨干企业共同建立从应用
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构建从中间体、功能母粒、纤维到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引
入创新基金和产业基金,创新运行机制,加快成果的市场化过程。
会议现场,来自仪征化纤、中丽制机、恒力化纤、国望高科、神马实业、桐昆集团
、安兴环保彩纤、际华三五四三等18家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发表了各自遇到的短板问题,以寻
求联盟之力来解决。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
长王锐均表示,联盟这个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催生出很多成果,未来希望高校
与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更多的互动与合作。对于这一点, 桐昆集团技术总监孙燕琳非常
认同,基础研究是其短板,希望联盟可以提供支持。
中丽制机常务副总经理沈玮则从化纤装备的研发上进行发言,他认为,目前新设备
更新频繁,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吸收,加快跟上国际步伐。同时,要注重研发生产功能性产
品的设备,做到差异化。对于生产新产品的设备,要与生产企业共同研发,才能达到最优效
果。桐昆集团技术总监孙燕琳也提到,希望联盟可以给设备生产企业提供创造平台,促进国
产设备的技术进步。
际华三五四三主任刘红兵则提到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就是企业想采购产品却找不到
满足要求的产品。他提出,今后希望借助联盟之力,能够研发出颜色深度能够达到要求的产
品、功能性能够叠加的产品以及减轻重量的同时品质不减弱的产品。
生产色母粒的企业——安兴环保彩纤副总经理寿露霞说道:“我们所做的无染产
品,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没有污染,二是不经过染色工序。希望借助联盟之力让更多下游企
业选择原液着色高品质彩纤,也希望更多上游能够提供优质原料。目前,我们可以做到常年
有40多个品种供下游企业选择。”苏州世名副总经理杜长森则谈道,颜料的纳米化技术也
是目前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