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周四)晚20:00-21:00,化纤联盟牵头单位化纤协会举办的纤维空中大
讲堂第四节课上线,化纤协会副秘书长付文静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以“化纤工业‘十三五’
发展回顾和‘十四五’展望”为主题的直播公开课。

付文静副秘书长首先回顾了化纤工业“十三五”的发展情况,2015-2019年化纤产
量年均增速保持4.8%,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和高性能纤
维的研发是科技进步的突出领域,同时用工成本、环保成本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加大。主
要发展亮点有:聚酯涤纶的炼化一体化,2019年是我国炼化一体化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元年
,实现从“原油炼化到化纤纺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锦纶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逐渐形成
恒逸东营、神马平顶山、恒申福州等锦纶大型联产基地;行业也形成了炼化巨无霸和专注
细分领域小巨人的企业格局。
对于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付文静副秘书长重点分析了新冠疫情蔓延给经济发
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带来的影响。对于化纤工业“十四五”的重点领域和发展趋势,她
着重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供给和需求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均纤维消费量仍将是纤维需求增长
的决定性因素,从国际看,发展中经济体的潜在消费市场有待释放;从国内看,居民收入增长
,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为内需扩大提供积极支撑。但要重点关注新的形势下需求和增量的结
构的调整以及消费趋势的变化。
二是行业的竞争格局,化纤企业发展壮大并保持竞争力的共同点是立足于全球规模
最大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宏观经济转型、人口红利消失、跨界竞争加剧、创新科技层出
叠现,二代交接班等因素将改变未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业务模式。龙头企业要不断完善发展
战略,提高并购整合、集团品牌管理甚至全球化的跨国经营能力等。
三是智能制造,大型化纤企业不断整合供应链,有利于促进形成产销研协同的系统
,直接改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易方式,并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是产业转移和国际布局,“一带一路”倡议为纺织业国际布局创造了有利环境
,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是当前纺织行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将进一步促
进中国化纤行业的降本增效,同时考虑投融资环境、产业链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等综合因
素,未来化纤产业链的主体部分和增量基本留在国内,不会发生大规模产业外迁。
五是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和企业的核心关注,生物原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
用化学纤维、高品质原液着色化学纤维以及重点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均是行业寻求绿色
发展的途径,绝大多数企业也认为“十四五”期间企业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部门。
六是消费趋势和品牌培育,纤维作为原料和中间品,主要通过企业品牌(B2B模式)
以及与下游终端结合(B2C模式)两种途径打造品牌,同时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绿色纤维标
志认证等也为行业品牌的培育和品牌内涵挖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七是政策环境,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资本市场改革等,就长远来看,国家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值得期待,很多是
在细微之处见功底。
本次课程受到了来自纺织行业产业链从业人员、化纤联盟成员单位及各类相关科
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大家通过腾讯会议进入教室听课,并在课程结束后就化纤行业发展的相
关问题与付文静副秘书长进行了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