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
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只有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作为支
撑产业技术创新、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
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协同作用,促进创新资源的双向开放流动。

12月15日,化纤联盟2020年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同步设置了线上
分会场。会议重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联盟作用解决产业发展关键
技术短板和难点问题,提高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创
新成果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化纤联盟理事长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强;化纤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鑫;化纤联盟副理事长、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
化纤联盟秘书长程学忠、副秘书长任爽、化纤联盟项目负责人金剑,以及联盟成员代表等
共计60余人通过线下及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李鑫主持,他指出,此次召开化纤联盟理事会具有特殊意义,十九届五中
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化纤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市场格局与挑战,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希
望参会企业各抒己见,献言献策,共同推动联盟的发展。

会议伊始,程学忠作了《化纤联盟2019-2020年工作总结汇报》。“十三五”期间
,联盟承担的政府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高品质
多功能原液着色聚酰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鉴定,2020年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应用”获批立项。今年以来,联
盟的项目成果共享与品牌推广效果显著,并被评为“A级活跃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化纤联盟企业汇聚行业力量,形成防控疫情、保
障供应的强大合力,整合医用防护产业链资源,以最快速度形成生产能力,支持国家统一
调拨,支援地方抗击疫情。联盟各成员单位捐款捐物,保障防控一线物资供应中国化学纤
维工业协会全面部署,助力打赢疫情攻坚战。

化纤联盟项目负责人金剑对于化纤联盟“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的项
目总体进展情况作了汇报。该项目总体突破了母粒/色浆用超细颜料/染料、功能粉体的超
细化、窄分布、分散稳定的制备技术;高品质纤维用母粒、色浆规模化制备技术;高品质
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色母粒及其与功能母粒在聚酯、聚酰胺熔体中高比例
添加与强化分散、动态混合纺丝技术和装备,色彩数字化表征和配色过程计算机仿真,高
水平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标准体系,技术规范和数据库,实现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
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化纤行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纤维材料制造行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运转
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贺燕丽在分析化纤行业现状及
发展趋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化纤行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整
体保持了平稳、可持续发展态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骨干企业的内生增长和兼并重组
的步伐加快,行业新增产能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化纤行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
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达到1.7%左右,此外,先进基础材料技术持续升级、高性能化纤纤
维新材料技术稳步提升、生物基纤维材料技术进步明显,前沿纤维新材料技术取得一定突
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需关注,部分原料、辅料、助剂及
关键装备等仍存在制约,高科技纤维还存在部分短板,循环再利用纤维体系和水平尚需完
善提高。“十四五”期间,化纤行业将继续推进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
新,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品牌、人才、标准领域的建设
,有序推进海外投资和国内合理布局。以实现行业健康发展、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绿色
发展的新目标。
会上,来自铜牛集团、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鲁丰织
染有限公司、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代表,以及来自中纺院、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
研院所代表进行了发言,并表示与联盟进行全方位对接的意愿,希望联盟在技术上给予更
多支持。针对联盟未来的发展工作建议,有企业表示,希望联盟能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使产业成果不单单应用在服装领域,而是更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间的合作。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联盟在行业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联盟的
体系建设和研究成果都对行业具有引领性作用。王玉萍在发言中提道,“十四五”期间,
行业倡导高质量发展,联盟应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突破,积极思考行业的短板工程、强链工
程、壮链工程,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王玉萍说道。

蒋士成肯定了化纤联盟取得的成绩,他说:“联盟对整个化纤行业的创新、科技
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中国化纤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初步进入了化纤强国的行列,
‘十四五’期间,化纤行业将从跟跑、并跑,向引领的方向发展。很多突破性地技术和产
品要靠我们自己创造。联盟在产学研跨界合作方面具备优势,相信将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
发挥更大作用。”

赵强表示,面向未来,化纤联盟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绿色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们应当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提升行业的科技水平。未来,联盟将继续努力,为行业的科技发
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助力。”赵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