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30日,“纺织之光”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青
岛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王玉忠、陈文兴,中
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
所、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和代表70余人参加了评审会。
从2019年起,根据国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
学技术奖在保留科技进步奖的基础上,增设了技术发明奖和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调整了奖
励等级,其中,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两个奖种,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特别贡献
奖-桑麻学者评选每年不超过4人。
技术发明奖,授予在纺织相关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
、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发明创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个人
和单位。科技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和单位。
据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介绍,今年收到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
共201项。经过形式审查合格的191个项目进入网络评审。网络评审按申报项目专业进行分
组,分成纺织组、化纤组、产业用组、染整组、机械自动化组、标准组和软科学组7个专业
组,评审专家按组别参照奖励范围对项目进行初步评审。
本次评审会是对通过网评的项目进行会议评审,评审结果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表决
。为保证评审公平、公正、透明、规范,会议邀请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领导、媒体代表
旁听会议。建议授奖项目和等级名单近期将通过相关媒体进行公示。
李陵申在评审会总结发言中表示,今年的科技奖奖项申报热情高涨,项目总体水平
较高,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纺织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较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
国”,这为行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他提出了未来纺织科技创新需
要提升的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工作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意义重大,在“十四五”期间仍需通
过科技创新加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我国纺织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未来需要企业、
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协同发力促进创新发展;三是要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工程,推动我国纺
织科技自立自强。
李陵申强调,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行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实体经济
更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希望行业进一步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真正推动制造强国发展
战略的实施。




|